『佰籁镫古典音乐鉴赏』第二十期 神圣而宏大的清唱剧 亨德尔《弥赛亚》
点击二维码,关注佰籁镫音响
《弥赛亚》序曲
采用了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作曲家吕利创始的法国风格的序曲
亨德尔被誉为欧洲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这首《弥赛亚》开篇的序曲,就是证据之一。
说到音乐中的“神圣”,其实第一时间能够联想到的音乐就应该是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在同类音乐作品的知名度排行榜上,它肯定是排在第一的,尽管我认为它远不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更令我感动。
《弥赛亚》这部清唱剧最适合的演出日子是圣诞节,也就是说如果有“平安夜”的音乐会,最正点的曲目就是它了,这也是它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亨德尔所处的时代,无论是乐器和乐队编制,以及歌唱演员的声乐技术,都发生了长足的进步。
巴洛克时期成熟的风格在亨德尔的音乐里得到充分的展现,作为巴洛克音乐基本架构的通奏低音也就是“持续低音”,还有绚烂夺目的装饰音、花腔,多姿多彩的乐器音色的搭配组合,这些都是在欣赏《弥赛亚》的时候有必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下面我们首先来欣赏全剧的“序曲”,但是亨德尔并没有使用“序曲”这个词汇,他用了Sinfonia,就是“交响曲”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把它翻译成“交响曲”,如果一定要翻译过来也只能是音译“辛孚尼亚”,相当于清唱剧中的“序曲”或者“间奏曲”的意思,是纯器乐部分。
我们通过这段序曲主要欣赏那个时期的乐队齐奏效果,同时也感受一下乐队的编制状况。
亨德尔被誉为欧洲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这首《弥赛亚》开篇的序曲,就是证据之一。
亨德尔采用了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作曲家吕利创始的法国风格的序曲,沉重庄严的前段,接到对比强烈的后段,快速的、光彩灿烂的赋格风格,充满辉煌的色彩。
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亨德尔的时代,究竟他演出的时候用多大规模的乐队?使用了多大规模的合唱团?
从历史记载来看,1758年和1759年的演出使用了12把小提琴,三个“男高音”提琴(也就是中音提琴),三把大提琴,两把低音提琴,四支双簧管,四个大管,两支小号,两支圆号以及定音鼓。
合唱团由皇家唱诗班的十二三个男声和六个高男高音声部组成。
关于《弥赛亚》,有很多流传甚广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后,突然起立以示敬意,最终国王的举动形成了传统。
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弥赛亚》时,快到了合唱《哈利路亚》的时候,观众席便蠢蠢欲动了,合唱的前奏一起,全场观众呼啦一下全站起来了。
亨德尔将合唱里的每一句歌词都赋予一个新的音乐主题,也就是说每一句唱词都和相应的音乐主题一起出现。
五句歌词,五个主题,第一句是“哈利路亚”(Hallelujah!),第二句是“因为主,万能的上帝,统治着”(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第三句是“所以这个世界上的王国变成我们主和基督的王国”(The kingdom of this world is become the kingdom of our Lord and of his Christ),第四句是“他将永远地统治下去”(And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第五句是“他是众王之王,众主之主”(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
亨德尔总能把独立的元素整合到复调之中,用一个旋律来为另外一个旋律伴奏,或是将三个甚至更多的旋律创造性地整合到一起。
在 “哈利路亚”大合唱中,开头节奏、和声特色鲜明的“哈利路亚”到后来转变成一直重复出现的重唱。
在“因为主,万能的上帝,统治着”一句唱完的时候,“哈利路亚”插入,亨德尔把它处理成一个赋格曲,旋律便和“哈利路亚”整合到了一起。
在结尾处,像小号一样响亮的“众王之王”也是由反复重复“哈利路亚”来伴唱的。这些合唱悦耳动听,唱起来琅琅上口,唱词不断轮回,和音乐水乳交融,变化多端,充分展现了亨德尔处理音乐大场面的超凡能力。
《弥赛亚》是属于宗教题材的清唱剧。“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受膏者,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弥赛亚》的剧本作者詹宁斯也是一名神学家,他将不同来源的经文组合到一起,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旧约》、《新约》、《先知启示录》、《圣歌》和《福音书》里的经文都在新的环境里被组合并列,以便在人们熟悉的经文之上升华出新的含义。
清唱剧《弥赛亚》重点讲述的是上帝派遣他的儿子弥赛亚来救赎人类的故事。虽然耶稣基督一生中某些事件在《弥赛亚》中有所反应,但整体上音乐和剧本的大多数内容还是讲人和上帝的关系,并讲述这种关系因基督的诞生而成为可能。
《弥赛亚》的第三部分的经文几乎全部来自英格兰教堂葬礼仪式,可以说是一部大型的赞美诗,是对超越了死亡的胜利的感恩。下面我们来听一段“但是你没有离开他在地狱的灵魂”。
这是多么优美的音乐。如果说《弥赛亚》里存在以基督复活为核心内容的唱段,那一定是这段“但是你没有离开他在地狱的灵魂”。
这段音乐貌似缺乏令人耳晕目眩的华丽花腔,也并非全剧中最为耳熟能详的片段,但从音乐意义上讲却是最为接近巴赫康塔塔韵味的片段,值得仔细地品味。